一、如何防治鸡的局部脓肿?
鸡脚趾脓肿病的防治
鸡脚趾脓肿俗称趾瘤病,指鸡的脚底及周围组织由于局部细菌感染积聚脓汁而形成有完整腔壁的一种球形脓肿。本病在鸡群中一般为散发,但有时也能够传播蔓延。在雨水多、湿度大时更易发生,严重影响鸡的增重和鸡肉的等级。
临床症状病鸡的脚底皮肤初期发红肿胀、继而形成黄豆乃至核桃大的隆起,运动困难、跛行、食欲减少,触诊增温、坚硬、疼痛。随后蔓延到趾蹼之间的组织,甚至沿着关节和腱鞘部扩展而达于深部组织。病程长的炎性渗出物凝固干燥呈干酪样。有的炎症肿胀部四周坚硬而中央逐渐软化变薄,触诊有波动感,最后破溃,流出脓汁。严重的公鸡常失去配种能力,而母鸡则产蛋下降甚至停产。
防治措施一、预防。舍饲时栖架不宜太高,地面要清洁干燥,鸡舍和运动场须经常打扫,不让地面存有尖锐的金属异物、石渣瓦片、玻璃块等易致鸡脚底损伤的物质。笼养鸡的笼具底部要平整,以防鸡脚底皮肤的机械性创伤。二、治疗。(一)大群用头孢类药物饮水。(二)肿胀部有明显波动感时,须立即切开排脓,再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并涂敷抗菌素软膏,包扎好,以防继发感染。以后隔日处理1次,一般连用3~4天即可痊愈。(三)对波及深部组织的严重病例可喂服磺胺类药物。
二、鸡泄殖腔脱垂如何防治?
蛋鸡脱肛也称为蛋鸡泄殖腔脱出,是蛋鸡在开产时常发生的问题,如果没有及时进行解决,将延续整个产蛋期。造成蛋鸡脱肛的原因1、光照原因饲养人员光照管理操作不当,尤其是育成期光照时间增长过快,导致过早产蛋;或产蛋期光照时间过长,会刺激母鸡性激素的分泌导致产蛋过大、双黄蛋的产生,这类鸡蛋会导致产蛋时用力过猛,形成脱肛。2、营养原因鸡场需要严格按蛋鸡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配制日粮,这是保证蛋鸡正常生长的重要条件。尤其是饲料中蛋白的含量,开产前和刚进入高峰期的蛋鸡,如果盲目增加蛋白的含量会增加蛋重,造成脱肛。产蛋后期不降低营养浓度也会引起脱肛。蛋鸡开产后,应根据营养供给充足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E,以防止因其不足而导致输卵管道和泄殖腔粘膜上皮角质化,使抗病性下降而且发生炎症,造成输卵管狭窄,引起脱肛。3、疾病原因球虫、霉菌毒素中毒和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长时间腹泻使鸡体的水分消耗过大,严重的产生脱水,致使输卵管黏膜不能有效地分泌润滑液,生殖道干涩,鸡产蛋时强烈用力造成脱肛。4、鸡群整齐度差大鸡采食过多而肥胖,腹部脂肪过多,造成肛门组织弹性降低,使产蛋时外翻的输卵管难以复位而脱肛,小鸡因营养不良而瘦弱,体成熟较差,也易引起脱肛。5、鸡舍环境卫生差氨气过高造成鸡长期处于烦躁和应激状态,也会引起脱肛。6、高峰期蛋鸡脱肛连续产蛋导致输卵管内分泌物减少,润滑作用降低而脱肛。肝肾功能和脾胃功能降低引起气血不足,脾胃失和,中气下陷引起脱肛。预防和治疗方法1、勤观察鸡群,做好环境和光照管理。2、对于病鸡要尽早隔离,防止自啄和互啄现象。3、轻度脱肛的蛋鸡,不能自动恢复的,可以在脱出处,用碘酒消毒,涂抹消炎药后辅助塞回去;对于脱肛严重和反复脱肛的考虑淘汰。4、合理调整饲料配方,防止盲目追求产蛋和蛋大小造成蛋鸡额外负担增加。
三、鸡病防治?
改善鸡群的饲养环境,饲槽和用具要定期洗刷,保持清洁卫生。饲料要优质新鲜,用湿料喂鸡时,料置食槽时间过长容易发生酸败,要引起注意。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勤扫鸡粪,勤换垫料,按时消毒。加强幼鸡饲养环境的改善,因为幼鸡的抵抗力不如成年鸡,所以幼鸡的卫生环境状况不能忽视。适时光照。 做好免疫工作,有病及早治疗,具体治疗方法
1、传染性支气管炎:抗病毒药呼独康配合呼吸道药万呼宁,如有黄白便再配合大肠杆菌药杆立克,兑水饮用4天
2、大肠杆菌病:大肠杆菌药杆立克。
3、雏鸡白痢:雏鸡白痢用药肠杆宁,治疗兼预防
四、鸡总是相互啄尾翘,应该如何防治?
鸡互相啄毛,怎么回事?
啄癖原因的分析发生啄癖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有两类原因:
(一)营养缺乏性啄癖:鸡异食癖是由于营养缺乏,代谢机能紊乱,味觉异常而引起的多种疾病的综合征。如饲料中缺少蛋白质或某种必需氨基酸,缺盐、缺钙、缺硫或其他矿物质。检查饲料中蛋白质及蛋氨酸的含量是否充足。
(二)应激反应性啄癖:应激是机体受到各种不良因素或应激原的刺激所产生应答性反应。当动物受到各种应激原,如热应激、光应激、拥挤应激、饥饿应激、创伤应激等刺激时,动物对这些应激原的刺激都要不断地作出适应性的努力,从而来抵抗应激感染,体温升高、血糖上升、血压增进、血容量增大等,以适应生理机能的失常,便出现应激综合征(啄癖);另一方面如应激原刺激的强度和持续时间,超出了动物的耐受能力,产生有害的影响和不良效应,便使动物的生产性能下降,防卫机能降低,则引起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啄癖的防治方法
(一)检查日粮配方是否达到了全价饲养。找出缺乏的营养成分及时补给。
(二)避免各种应激原的刺激和影响。平常应尽量分散延长应激原对机体的刺激,增进动物机体健康。具体措施应做到改善饲养管理条件,鸡群密度要适当,不能过份拥挤,光照适度,育雏室温度不能过高,喂饲时间要固定不能随意变更,饮水槽、料槽要放置合理,肉鸡饲喂日不宜过饱;限喂日也要给予少饲料(三分饱)。切喙术已被认为是合理的,但这种措施只能限制而不能防止这种啄癖异常行为。如消除和分散应激原的刺激,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啄癖会消失。
五、鸡葡萄球菌病该如何防治?
鸡葡萄菌治疗。许多抗菌素和磺胺类药物均能杀灭葡萄球菌,对于一个鸡场来说,到底使用哪种药物最有效,最经济,必须对本场分离出的葡萄球菌进行药敏试验,选择最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才能获得满意效果。当一种药物使用效果不满意时,应及时更换另一种药物。常用的药物有:
①庆大霉素:每只4000单位肌注,每日两次,连用3~5天。②卡那霉素:每只2000~3000单位肌注,每日两次,连用3~5天。或每只4000单位饮水,连用7天。③青霉素:每千克体重5万~10万单位肌注,每日两次,连用3~5天。④麦迪霉素:0.011%拌料或饮水,连用5天。⑤磺胺二甲基嘧啶:每千克饲料加5克,连用3~5天。⑥速补14:0.2%饮水,每天1次,连用7天。
在用药治疗的同时,用0.3%过氧乙酸、0.1%消毒王或0.5%菌毒敌对鸡舍进行消毒,发病时每日2次,上、下午各1次,剂量为每平方米20~30毫升消毒液。
六、鸡病怎么防治
鸡病怎么防治
农村养鸡是一项广泛的养殖业,但鸡病对于鸡群的健康和生产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要保持鸡群的健康,预防和控制鸡病是至关重要的。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鸡病以及预防和控制鸡病的方法。
常见的鸡病
1. 大肠杆菌病:这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染性疾病,主要感染鸡的消化系统。症状包括腹泻、食欲不振、脱水和死亡。预防措施包括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提供清洁的饮水和饲料以及定期进行疫苗接种。
2. 新城疫:这是一种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鸡感染后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和生长缓慢等症状。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接种新城疫疫苗、提供良好的饮水和饲料,以及保持鸡舍的清洁。
3. 禽霍乱:这是一种由霍乱弧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感染后,鸡会出现腹泻、呕吐、脱水和死亡。预防措施包括保持鸡舍的清洁、疫苗接种和定期检查饮水和饲料的质量。
预防和控制鸡病的方法
1. 养殖环境的管理:保持鸡舍的清洁和干燥非常重要,这有助于预防和控制许多鸡病的传播。定期清理鸡舍,清理鸡粪和废料,并确保鸡舍通风良好。此外,合理的饲养密度和饲料管理也是预防鸡病的关键。
2. 饮水和饲料的管理:提供清洁的饮水和饲料非常重要。饮水设备应定期清洗和消毒,避免细菌和病毒的传播。饲料应储存在干燥的地方,并定期检查饲料的质量。
3. 疫苗接种:定期接种适当的疫苗是预防鸡病的重要措施。根据当地的养鸡场景和疾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并请专业兽医进行接种。
4. 定期检查和监测:定期检查鸡群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鸡病问题。监测饮水和饲料的质量,确保其符合标准,避免引发疾病传播。
5. 隔离患病鸡:一旦发现鸡群中有鸡病症状,应立即将患病鸡隔离。将患病鸡与健康鸡分开,以防止疾病的传播。同时,对患病鸡进行适当的治疗,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
6. 人员卫生和防护:人员在进入鸡舍前应进行手部卫生,并穿戴专用的防护服和鞋套。这有助于防止病原体的外部传播。
结论
鸡病对于养殖业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挑战,但通过合理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鸡病的发生和传播。保持鸡舍的清洁和干燥,提供清洁的饮水和饲料,定期接种疫苗,定期检查和监测鸡群的健康状况,以及隔离患病鸡和加强人员卫生和防护措施,都是预防和控制鸡病的重要方法。通过积极采取这些措施,我们可以确保鸡群的健康,并提高农村养鸡业的生产效益。
七、鸡疾病怎么防治
鸡疾病怎么防治 - 高效措施保障家禽健康
鸡疾病是养鸡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可能对养殖场的产量和利润造成严重影响。为了保障家禽的健康和提高生产效益,养鸡场应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本文将介绍一些高效措施,帮助养殖户预防和处理鸡疾病。
1. 饲养环境的清洁与卫生
鸡舍的清洁与卫生是预防鸡疾病的首要条件。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以下是一些清洁与卫生的措施:
- 定期清理鸡舍内的粪便,并进行彻底的消毒。
- 保持饲养环境的通风良好,防止湿气和异味积聚。
- 清洗和消毒饮水设施、饲料器具等饲养用具。
- 定期更换饲料和饮水。
2. 合理的饲养管理
合理的饲养管理是有效预防鸡疾病的重要措施。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饲养管理方法:
- 采用适量的饲料,并保证饲料的质量。
- 饮水的供应要充足,并保持水质的清洁。
- 定期检查饲料和饮水的消耗情况,及时补给。
- 适时更换饲料和饮水的容器,保持其清洁。
- 设置合理的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
- 定期进行养鸡场的消毒和消杀工作。
3. 提供适宜的饲料和营养
适宜的饲料和营养对于鸡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关于饲料和营养的注意事项:
- 选择优质的饲料,确保其营养成分丰富。
- 根据鸡的生长阶段和需要,合理调整饲料中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
- 控制饲料的喂养量,避免过度喂食。
- 饲料的存储要注意防潮、防霉,并定期检查饲料是否过期。
- 保持饮水的清洁,并在必要时添加适宜的补充剂。
4. 防疫措施的执行
养鸡场应严格执行防疫措施,确保鸡群的健康。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防疫措施:
- 根据养殖场地的病情和疫情,定期进行养鸡场的消毒和消杀工作。
- 对新进鸡只进行隔离观察,并进行必要的检疫。
- 及时接种疫苗,建立健全的免疫程序。
- 对市场上流行的疾病要保持敏感,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 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5. 定期检查和日常观察
定期检查和日常观察是及时发现鸡疾病的重要手段。养殖户应进行定期检查,并在日常观察中留意以下问题:
- 鸡只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有无异常。
- 鸡群的食欲、饮水量和体重变化是否正常。
- 是否有异常的粪便,如颜色异常、稀烂等。
- 鸡只的呼吸是否正常。
- 鸡只的羽毛、皮肤有无异常症状。
通过定期检查和日常观察,及时发现疾病的征兆,可以采取迅速的处理措施,避免疾病扩散。
结论
预防和处理鸡疾病是养殖户的重要任务,也是保障家禽健康和提高生产效益的关键。通过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与卫生、合理的饲养管理、提供适宜的饲料和营养、执行防疫措施以及定期检查和日常观察,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鸡疾病的发生。养殖户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预防和处理方案,并加强自身的养殖管理能力,以确保鸡群的健康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八、鸡啄肛怎样防治?
早期发现及时隔离,单独饲养,加强护理。在平时饲养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对被啄肛的鸡要及时挑选出来,轻者消毒杀菌,在被啄部位涂抹紫药水;对啄肛较为严重的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饱和盐水冲洗干净,用指轻压送回肛门;重者无饲养价值,及早淘汰。
九、感染性腹泻如何治疗?
主要是通过药物保守治疗控制,必要的时候需要到医院进行输液治疗,感染性腹泻是由于病毒性以及细菌性感染所引起的,在服用止泻药的同时需要服用抗感染以及抗细菌的药物控制。并且日常生活中需要提高免疫力,以免再次出现感染性腹泻的情况,需要定期复查。
十、鸡球虫是什么?如何防治鸡球虫感染?
鸡球虫是一种寄生虫,常常感染家禽中的鸡类,给养殖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将介绍鸡球虫的特征、传播途径以及预防和治疗的方法,帮助您更好地防止和控制鸡球虫感染。
鸡球虫的特征
鸡球虫,科学名称为Heterakis gallinarum,属于鸡球虫科的线虫。成虫体长约10-15毫米,背部呈褐色,似小颗粒状,形状酷似粒状细菌。雌虫身体较粗壮,雄虫略为细长。鸡球虫卵椭圆形,黄白色,约0.07毫米长。鸡球虫卵孵化期为10-20天。
鸡球虫的传播途径
鸡球虫主要通过粪便传播。感染鸡类的主要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鸡吃了被感染鸟类排出的含有鸡球虫卵的粪便,另一种是通过食用了被感染鸡粪便污染的饲料。鸡球虫在环境中可以存活数月甚至一年以上,因此,饲料和饮水容器的污染会极大增加鸡球虫的传播风险。
预防和治疗方法
防治鸡球虫感染的关键在于综合施策,包括饲养管理、环境卫生和合理用药。
-
饲养管理:
- 密度控制:合理控制鸡舍内的鸡群密度,避免过度拥挤,以减少感染传播的机会。
- 饲料消毒:饲料消毒是防治鸡球虫的一种重要举措。可采用高温蒸汽杀菌、紫外线照射等方法对饲料进行处理。
- 定期清洁和消毒鸡舍:鸡舍清洁是防止鸡球虫滋生和传播的关键。定期清理鸡舍,清除废弃物和粪便,保持环境干燥和清洁。
-
环境卫生:
- 饮水设备消毒:定期清理和消毒饮水设备,避免饮水设备成为鸡球虫传播的途径。
- 合理清洁场地:饲养场地的清洁也非常重要,清除饲养场地上的废弃物和杂草,减少病原菌和虫卵的滋生。
-
合理用药:
- 鸡球虫感染的治疗通常采用抗寄生虫药物。在使用药物前,应咨询兽医师的意见,并根据药物说明书的指导进行合理用药。
- 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频率,避免药物滥用。
- 药品的选择应根据药物的效果��毒副作用和价格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以上是关于鸡球虫的介绍和防治方法的详细说明。希望通过本文的阅读,您对鸡球虫的了解更加深入,同时也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鸡球虫感染。
感谢您阅读本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